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习近平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教育强国。
似海深情,凝聚民心民意。随着对口援疆走深走实,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和田、喀什,各族群众常常挂在嘴边的是北上广深。
山海情深双向奔赴在对口援疆的大力支持下,新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内对外开放能力不断提升,为深度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了基础。(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5日电)。各援疆省市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聚焦新疆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10年累计安排援疆资金近1700亿元(含兵团),并将援疆资金总量的80%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80%用于民生。喀什地区泽普县的阿丽通古丽·赛买尔说,儿子患有罕见心脏疾病,受医疗条件所限,一家人几近绝望,所幸上海援疆医生为其制定诊疗方案。全方位支援让新疆大地日新月异,让天山南北发展更有速度、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厚度。
住上安居富民房、走上柏油路、喝上自来水、享受免费上学……援疆支持让这些红利成为天山南北各族居民的标配。2021年,在广东援疆的支持下,伽师县建成粤伽新梅产业园,园区配套冷藏保鲜区、加工生产区、交易服务区等,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漯河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郭东升说,从漯河市推广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的实际情况看,依靠科技实现了单产速升、效率速升和成本速降,技术实施效果以每亩增产100-200公斤估算,扣除因技术措施增加的亩成本100元,亩均收益增加仍可达到200元,增产增收效益突出。
玉米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物资,其产量更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产业平稳高效运行。王朝锁坦言,因为夏季闷热,植株高大的玉米田浇水劳动强度大,很难雇人浇水,而密植精准调控技术采用了滴灌措施,浇水施肥的效率大幅提升,每亩地每次浇水施肥的人工成本从30多元下降到2-3元,我一个人就可以管理200多亩地。李少昆解释,玉米播种后滴水出苗,使种子发芽的土壤温湿条件均匀一致,提高出苗质量和保苗密度。把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到近6000株,这在以往都不敢想。
过去种玉米,肥料在播种的时候都施到地里了,中后期基本不会管理。精准化调控与病虫草害防控,降低密植带来的倒伏风险
金刚石素有工业牙齿的美誉,是石墨的同素异形体。人造金刚石在三磨所实现工业量产后,中国人造金刚石产业不断发生裂变,生产企业从三磨所辐射全国。历经60年产业化,河南现已成为超硬材料大省。从多倍镜下看到的人造钻石。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圣志 孙清清 牛少杰 唐健辉)。据《印度时报》等外媒报道和龙头企业负责人介绍,印度计划将培育钻石产值的全球占比从目前的15%提高至2025年的30%,作为钻石切磨加工基地的古吉拉特邦,已免除了辖区内培育钻石企业未来5年的电力税。金刚石既具有工业品的属性,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必不可少。在首颗人造金刚石研制成功后,为尽快过渡到工业生产,经国家科委批准,下达中试任务,由三磨所总负责,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负责研究制造符合金刚石合成条件的六面顶专用液压机。
去年8月,印度国家银行还表示,开始向培育钻石生产商提供贷款,优先用于培育钻石生产设备的进口。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河南一些龙头企业正加快布局功能性金刚石前沿研究,黄河旋风用于半导体碳化硅切割的金刚石线锯跻身国际一流,培育钻石合成技术国内领先。
中南钻石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金刚石制造商,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郑州人造金刚石产量达23.9亿克拉,立方氮化硼聚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超过80%。
自1963年诞生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河南现已成为全国超硬材料主要产区和产业研发中心,拥有较为集中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在全国乃至全球超硬材料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金刚石产业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人造钻石领域。从一颗钻到一条链谈及河南金刚石产业的起步和发展,绕不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以下简称三磨所)。创新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国内厂商加快布局人造钻石产业的同时,来自海外的竞争不断加剧。两者具有相同的超硬、耐磨、抗腐蚀等优良性能。人造金刚石六面顶合成压机在山东济南试验安装成功后,就落户到了三磨所。
1963年,我们在北京研制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后来在济南打造出这台顶压机。此外,金刚石还在声光电磁热等领域都有优异的性能,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在三磨所院内草坪上,厚重的岩石基座上矗立着一件金灿灿的工业文物,一台见证了我国超硬材料工业发展的功勋压机。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
跨越一甲子,河南金刚石产业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崛起,助推河南从基础材料大省迈向先进材料强省。经过数年的发展,生产工艺不断进步,产业链条持续拓展。
随着这台功勋压机的问世,中国制造的工业牙齿逐渐锋利了起来,也为河南乃至中国超硬材料产业的全球地位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每年产出工业级人造金刚石约120亿克拉,钻石原石超过600万克拉,其中相当一部分出口到印度等地切割加工,然后发往欧洲、北美等区域。印度是我国培育钻石的重要出口国,当前正大力扶持培育钻石产业,打通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我们的精密加工用超硬材料工具产量也占据了全国30%以上的份额。该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和规模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人造金刚石及原辅材料、培育钻石饰品、设备制造等全产业链,其工业单晶的年产能21.4亿克拉,培育钻石年产能700万克拉,去年产值近10亿元。
在不久前河南召开的超硬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超硬材料产业是河南省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孙兆达介绍。
为保持在金刚石产业的优势地位,《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宝石级金刚石、高导热高透光率多晶金刚石等,加快金刚石聚晶、高端刀具等高端制品研发制造,加快原辅材料、超硬材料及制品协同发展,打造全球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三磨所成立于1958年,现隶属于世界五百强的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业内有中国超硬材料黄埔军校的美誉。
目前,河南已将超硬材料产业链列为重点培育的28个产业链之一,由省委书记担任链长,计划到2025年建成先进超硬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超硬材料产业新高地。商丘柘城县是全球最大的金刚石微粉生产基地。近年来,在河南金刚石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郑州崛起了郑州华晶、郑州新亚、联合精密、四方达、中南杰特等一批超硬材料企业。来自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的数据显示: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而河南人造金刚石产量约占全国的80%。
除了郑州,商丘、许昌、南阳等地也是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的重要产地,分布着力量钻石、惠丰钻石、中南钻石、黄河旋风等多家行业龙头和上市公司。业内有一种说法,全国一半以上的超硬材料研发创业人员出自这里。
黄河旋风是目前全球品种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超硬材料供应商。业内人士坦承,尽管中国金刚石产业链最完整、产量最大,但在功能性金刚石领域的尖端研究仍面临重大挑战。
在河南建设制造业强省的蓝图中,到2025年将建成千亿级先进超硬材料产业集群,作为河南打造万亿级新型材料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高温高压下,石墨结构会发生有序转化,形成人造金刚石。